重读《英雄志》,像做了一个很长的梦。
两年的零碎时间,重新把高中大学时期看过的武侠小说看了一个遍,前前后后大概有二十部,从头到尾看下来,还是《英雄志》里的人物和故事最打动我。
要说文字功底,孙晓和金庸不可同日而语,再看意境刻画,孙晓又差了古龙几个档次。可现在,反而是孙晓笔下的诸多人物和画面深深刻在了脑海中,反复涌现。
很多小说描绘芸芸众生,大千世界不同的人物性格迥异,主角作为其中之一,纵使会有成长和历练,但是一般主角的个性相对变化不大。可是《英雄志》讲的却是变化,跨越十年的变化。印象很深刻的是杨肃观回答银川公主的一句话:那年臣屡遭变故,从此挥别轻狂,步入中年。“那年”是十年前,杨肃观二十六岁。
于是就想起自己,跟十年前相比,有没有变化。想来想去,中二的性格似乎一成不变,但是年少的热情与叛逆,却在与日俱减。
孙晓曾说,杨肃观与秦仲海这两位主角已经完全化,修罗一怒和怒王冲冠,都狰狞恐怖。卢云也将在第二十三卷完全化,最晚完全化的是伍定远,因为他太强,也太压抑。那么自己呢,没有十年水瀑洗礼,也没有煮酒论英雄的经历,自己还是个傻小子,什么时候完全化呢?
书中记忆特别深的一段剧情,也许现在我都还不理解。那就是卢云在布庄看到暌违十年的顾倩兮,他站在阴影中注视着自己的未婚妻,突然发现顾倩兮留着指甲尖,不知不觉中感到无比茫然,脑子里明明白白记着,银川有指甲尖,琼芳也有,甚至连艳婷他都记得有,可就是想不起来顾倩兮以前留不留指甲尖。什么都似曾相识,却什么都记不起来了,卢云泪流满面。正统十年元宵节深夜,杨夫人就在眼前,而顾小姐却远在天涯,再也找不到了。
这一章的名字叫做章台柳,是我看过的武侠小说里边写重逢写的最好的,吊打神雕的十六年后。
《英雄志》断更十年,好在结局呼之欲出,让自己有所期待。
闭上眼,眼前依旧是白水河的瀑布、金水桥畔的细雨、红螺寺的小雪以及仲海身穿白衣白甲手持“怒”字旗,帅军奔驰在苍茫的草原上……